为中景区风景安徽零碳区成黄山岳型国首个山
安徽黄山风景区成为中国首个山岳型零碳景区
编辑:汤晓雪 来源:中国新闻网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3-11-28 16:17:27 【字体:小 大】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第24届大会暨中国加入人与生物圈计划50周年、安徽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立30周年大会28日在安徽省黄山市开幕。黄山活动为“黄山风景区零碳景区示范基地”授牌,风景黄山风景区成为中国首个山岳型零碳景区。区成

11月28日,为中安徽黄山风景区被授牌成为中国首个山岳型零碳景区。国首个山黄山风景区管委会供图
“五岳归来不看山,岳型黄山归来不看岳。零碳”黄山集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景区世界地质公园、安徽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三顶桂冠”于一身。黄山
2022年,风景黄山风景区在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和双碳权威机构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指导下,区成启动零碳景区创建工作。为中黄山风景区联合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研究智库复旦大学团队,国首个山围绕“山岳型零碳景区”的创建标准与评价方法,开展创新研究和顶层设计,完成《黄山风景区碳源、碳汇调查、核算与评估报告》《山岳型零碳景区评估方法暨黄山风景区零碳景区创建方案》。
2023年11月6日,黄山风景区管委会会同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在上海组织召开黄山零碳景区创建项目专家评审会,专家组认为项目组创新性地提出山岳型零碳景区评估方法,研究成果在全国具有领先水平。专家组一致同意项目通过评审。经核算,黄山风景区作为全国首批低碳旅游示范区已实现碳中和。
据介绍,黄山风景区多年来持续推出植被碳汇保育、景区能源替代、绿色场景创设、智慧旅游发展等项目,创新“山上游、山下住”“净菜净物上山、垃圾洗涤物下山”“景点封闭轮休”等绿色运行模式,在维护山林生态休养生息和为年逾400万中外游客提供高品质生态产品之间成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为推进工作开展,黄山零碳景区创建项目提出“建立健全零碳景区常态化管理体系机制、实施减源增汇工程措施、搭建游客低碳旅游行为引导渠道、拓宽生态价值转化路径、深化黄山零碳景区品牌建设”五项主要任务,并按近期、中期、远期三阶段时序构建重点项目库。
黄山风景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黄山将用创新创意提升“大黄山”IP生态含绿量,用零碳约束推动景区“低碳+智慧”管理提档升级,借力“双碳”产品打通生态价值转化路径,让“大美黄山”成为低碳新时代享誉世界的中国名片。(完)(记者 张 强)
(责任编辑:娱乐)
-
本报北京2月19日电记者李心萍)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获悉:2月18日,全国铁路发送旅客1560.8万人次,连续4天超1500万人次,运输安全平稳有序。从铁路12306预 ...[详细]
-
“挺甜甜的茶香”,在杭州遇见英德红茶_南方+_南方plus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西湖与茶总是有着格外的渊源。5月17日,英德红茶从岭南出发,跨越千年赴约茶都杭州,在第六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上 ...[详细]
-
同位素标准物质在科学研究、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中被广泛应用,本期伟业计量推出同位素标准品,可作为工作标准用于日常分析和检测,检测方法评价和仪器校准等实验室质量控制。一、产品列表产品编号产品名称产品 ...[详细]
-
花都邝维煜小学“岭南绿美第一村”学农研学之旅_南方+_南方plus立夏过后,芒种将至。5月11日,花都区花山镇以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为契机,组织邝维煜小学500名师生,走进“岭南绿美第一村”花城村,体验了 ...[详细]
-
六安:消费品市场量足价稳 编辑:文竹 来源:本网原创 ...[详细]
-
玉米棒是一种传统美食,但很少有人注意玉米须,通常把它当做垃圾处理掉。实际上,玉米须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可以茶饮料形式摄入。经调查发现,商场、超市饮料专柜上,有各种品牌的饮料产品。且大多数饮料品牌口味、种 ...[详细]
-
玉米棒是一种传统美食,但很少有人注意玉米须,通常把它当做垃圾处理掉。实际上,玉米须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可以茶饮料形式摄入。经调查发现,商场、超市饮料专柜上,有各种品牌的饮料产品。且大多数饮料品牌口味、种 ...[详细]
-
赋能生产型人才! 从化2024年高素质农民培育班开班_南方+_南方plus为全面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广州市从化区农业农村局主办的2024年广州市从化区高素质农民专业生产型和技能服务型培育班于近日开班, ...[详细]
-
G899次列车因沪昆高铁部分区段提升改造即日起至6月29日铁路宁波站部分时段车次有调整↓↓↓开往香港西九龙方向的G899次,旅客正在上车。范洪/摄具体调整时间为5月11日、12日、18日、19日、25 ...[详细]
-
愈合与新生,七百年古樟树守住凌边村的根与魂 | 年轮说①_南方+_南方plus树种:香樟树龄:719 保护级别:一级古树生长地点:广州市番禺区凌边村环村西路车辆驶入番禺区石碁镇凌边村,村口一株冠幅巨大 ...[详细]